福建省三明市 张英跃
2020-07-23 09:45

张英跃,男,63岁,民间河长,服务福建省大田县均溪河。

  事迹简介

  张英跃担任大田县河长协会会长以来,助力推动“政府治水”向“全民治水”转变发挥了余热作用。从“河长制”到“河长治”,当好宣传员。他积极对接中科院院士郑有炓、原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叶良茂、原福州梅峰军休所大校林佳山等10余位乡贤担任民间河长。从“河里制”到“河岸治”,当好监督员。按照“污在水中,源在岸上,根子在人”的治河思路,19个乡(镇)分会开展《村规民约》《护河公约》宣传教育活动。从“河段制”到“河联治”,当好倡导员。强化“村村有职责、户户有任务、人人有生态理念”,推动了水环境转变。从“河人制”到“河法治”,当好践行员。他不忘政法职责,用政法“精细化”理念管河、护河,主动对接公、检、法三家,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,用实际行动践行了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。

  曾获奖项

  2014年9月,因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优秀被三明市委、市政府授予三等功。

  主要事迹

  守护母亲河 我是“绿马甲”

  ——记福建省大田县河长协会会长张英跃

  盛夏时节,大田县武陵乡大石村的武陵溪两岸,荷叶田田、草莓盛长、瓜果飘香……一派美丽乡村的田园风情呈现在眼前,宛若世外桃源。

  周末,63岁的张英跃又一次出现在武陵溪边,步行巡河,或拍照或记录。从2017年起,张英跃担任大田县河长协会会长,引导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护河治水的队伍中来,努力实现人人皆河长,推动“政府治水”向“全民治水”转变。

  通过10年的实践,大田县339条溪流基本实现了“河畅、水清、岸绿、景美”的目标,这一切美丽的蜕变少不了张英跃的一份努力与坚守。

  退而不休,穿上“绿马甲”

  大田县是福建省境内闽江、九龙江、晋江三大水系支流的发源地,也是福建省重要矿产地和全国首批百个重点产煤县之一。早期,粗犷开发造成较严重的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,境内河流一度成为“黄”河、“黑”河,当地群众苦不堪言。

  2009年,大田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河长制,创造了“易信晒河”、生态综合执法等经验做法。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行政河长:群众参与渠道不畅、企业意识不强、社会合力不足,有的人甚至认为治水是政府的事,垃圾照扔、污水照排。

  如何破题?三江源头河长治,既要发挥行政力量,也要依靠群众、联系群众、发动群众。2017年9月15日,大田县河长协会成立,成为全国首家经社团登记的以河长制为工作内容的专业协会。

  在协会成立之初,谁来当这个“会长”?这个会长要求熟悉河流,口碑好、威信高、热心于环保公益事业,最好要有司法工作经验。

  2017年6月,张英跃从县委常委、政法委书记的岗位退休,当知道县里要成立河长协会,他主动请缨,选择退而不休,穿上了“绿马甲”,出任协会会长。“原想退休后,到处走走看看,可是工作需要,我是党员,就要有担当作为。”张英跃说,一开始,家人也反对,担心工作压力大,担心身体健康,但都被他说服了。

  张英跃用政法“精细化”理念建设河长协会:协会章程、形象标识、工作制度、河长志愿监督员管理制度……一项项工作机制和制度的形成与完善,都按照“十有”标准进行建设。

  张英跃在办公室里布置了党旗、国旗两面旗帜。他说:“背靠祖国,面向党旗,不忘初心,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科学论断在大田化为生动的现实,协会以此为引领,要让护河成为大田人民的自觉行动。”

  事必躬亲,联动“总调度”

  有了县河长协会后,如何将“触角”延伸到各个乡镇甚至是村(居)呢?张英跃有着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,在他看来,只有逐步形成一个网络式架构,才能为全民参与护河牵线搭桥。

 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张英跃在全县19个乡(镇、场)推进成立了河长协会分会,另有243个村(居)设立村级分会。

  “治河不仅是政府的事,更是百姓自己的事,要成为自觉行为。”张英跃说,按照“健全自治、法治、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”要求,他倡导将河长制纳入“村规民约”,制定“护河公约”,实施全社会共同参与治理,让护河治水意识深入人心。

  各乡镇的河长协会分会长又要请谁来担任?张英跃想到了老干部、老党员、老教师等社会各界热心人士,并邀请他们来带动社会爱河护河,认领河道,联动各方,成为了爱河护河参与者和监督者。

  “以绿水为魂,以青山为脉,以乡愁为根,用我们的爱心管护绿水青山……”2018年10月,有着大校军衔的林佳山卸下了绿军装,穿上了“绿马甲”,当起了“大校民间河长”,任大田县河长协会前坪分会顾问。

  在张英跃推荐号召下,中科院院士郑有炓、原三明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叶良茂等30多位乡贤人士回到家乡担任分会顾问、民间河长,创新构建了联动治水机制,实现乡域内小微河道“毛细血管”河长制全覆盖。

  从“主动脉”到“毛细血管”,一张治水大网全面铺开。张英跃作为总调度,一刻也不能停歇,不论是工作日还是周末,或是刮风下雨,他深入到各乡镇,用脚步丈量着每一条河道,每条河流的基本特征和治理情况都了如指掌,牢记心中。

  “忙!但很有意义,特别是看到河流变清的时候,很欣慰。”张英跃说,2018年8月,福建向金门地区供水工程正式通水,“两岸一家亲、共饮晋江水”,大田是晋江源头,并能守护好源头水,倍感骄傲。

  执着坚守,甘当“好帮手”

  河长协会会员们在治水中,起到什么作用呢?张英跃结合农村实际,创新工作法,组织会员当好“四员”参与护河治水,即:宣传员、监督员、倡导员、践行员,实现护河治水从“主干流域治理”向“小微水体治理”拓展。

  广平镇五峰村90岁高龄的老党员连德朴,长年义务巡河管河监督河,进村入户劝导广大村户,垃圾不下河,弃土不下河,村民们在他耐心劝导下,做到人人爱河护河,户户遵守河道规,他的事迹成为全村美谈。

  一泓碧水,福泽一方沃土。当护河治水取得一定成效的时候,张英跃又思考着,如何从管好水再到利用水,引领美丽乡村建设步伐,助力脱贫攻坚?

  四周青山环绕,和平溪穿村而过,华兴镇仙峰村因势利导开发的漂流项目,带动这个县级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。然而,溪流上游与德化县交界处,一家生猪养殖场和洗砂场时不时偷排污水,致使仙峰村生活环境和旅游收入跟着“遭殃”。张英跃组织人员多次到德化县沟通协调,并配合大田县综合执法局与德化县有关部门开展联动执法,成功取缔了非法经营的洗砂场,搬迁养猪场。

  为增加村财收入,仙峰村流转200亩土地打造百香果种植基地;为保护河流生态环境,湖美乡闽湖分会制定了闽湖管理民约,将禁渔、禁排、禁弃、禁砍、禁养等内容写入民约;为带动家庭成员护河,石牌中学80余名学生穿上“绿马甲”,成为河长志愿监督员“河小禹”……这些创新做法,在张英跃倡导和推动下,成为现实,传唱着一河清水、两岸丰收的传奇故事。

  护河治水,久久为功。大田县河长协会以来,先后有《人民日报》、新华社、中新社、《中国水利报》《福建日报》等主流媒体报道了河长协会护河治水工作经验,引发了强烈的反响。

  新时代,新实践,新作为。“未来河长协会将创新机制,成为河长的好帮手,而他呢?愿意为之坚守,用实践印证了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’的科学论断。”张英跃说。